核心提示:疫情之下 | 金科、华润、首创、碧桂园等仍在抢地!房企“蒙面”较量!
1
合景、金科、朗诗抢地
昨天下午,笔者的工作群突然闪出一条“徐州开年首拍 ,金科斩获鼓楼三环内涉宅地......”相关信息。详情请戳》》》开年首拍!楼面价4277元/㎡!金科斩获鼓楼三环内涉宅地!大华1.254亿底价潘安湖旁再落一子!
潜水的工作群瞬间热闹起来!
“这个时候还有土拍?”
“徐州真是个神奇的城市”
......
究竟怎么回事?原来是我们OUT啦!
昨天下午徐州迎来鼠年首场土拍,2宗居住、7宗工业用地。土拍方式并不是我们以为的线下聚集土拍,而是采用线上土拍,参与房企均采用电脑线上报价。
而且,这种土拍方式也不是疫情之后才临时采用的。据悉,徐州土拍早就采用线上土拍,有时会拍到夜里2、3点。
不过,也得益于徐州土拍方式的“先进”, 不然,受疫情影响,土拍就延期了。
从2宗居住地块拍卖过程来看,虽然疫情当前,但开发商拿地热情还在。
鼓楼区2019-109号徐运新河东C地块,合景、金科、朗诗等多家房企参与本次竞拍。12日16时14分,历经52轮报价,金科首进徐州以总价1.58亿元摘得鼓楼区2019-109号徐运新河东C地块,楼面价4277元/㎡,溢价率47.66%!
12日15时16分,大华以底价1.254亿元摘得贾汪区2019-18科文学院西侧地块三,楼面价2557元/㎡!
2
疫情之下 房企“蒙面”较量
无独有偶,据媒体报道,昨天(2月12日),北京迎来鼠年首场土拍,12房企豪掷80亿抢地。【问卷调查】疫情之下,今年您会在合肥买(换)房吗?
当日,共有三宗宅地挂牌入市,总起拍价为70.73亿元,总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吸引了包括华润、首开、首创、金茂、世茂等在内的12家房企参与,最终三宗地块拍卖总金额达80.05亿元。
媒体如此报道:“北京规自委发布土拍市场防疫新规。涉及进场人员需满足在京隔离14天、进场量体温、参拍单位进场人数限定等各项举措。”
“北京鼠年的首场土拍现场,房企代表们纷纷戴起口罩,蒙面进行了一场拍地竞赛。”
从成交结果来看,最终拿下地块的华润、中交、京能集团、首创置业四家企业均为国企。
3
2月上旬部分城市开启土拍
不止徐州、北京,据悉,2月上旬仍有部分城市开启土拍,成交宗数超60宗。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包括杭州、宁波、南京、长沙、湖州、广州、金华、绍兴,荥阳、温州、惠州、新乡等,基本都采用网拍形式。
2月3日,年后的第一场网上土拍发生在杭州,参拍房企不少,竞争相当激烈。新湾新城地块,德信、众安、万科等8家单位参拍,21轮报价,溢价率达到17%;钱塘新区临江地块,溢价率更是达到30%。
2月7日南京土拍共推出7幅地块,全部以底价成交,总成交金额为11.56亿元,其中有5幅地块被国企获取。
2月4日绍兴的两宗涉宅地块则拍出了超高溢价,也全部由国企竞得。
2月12日,碧桂园以约4.82亿元底价拍得惠州市仲恺区一宗8.9万㎡商住地块,成交楼面价约1545.59元/㎡
2月12日,宿迁迎来疫情爆发之后首场土拍,疫情未退,楼市热度未减,3宗地吸引了多家房企。此次土拍,最终成交价超过12.6亿元。最高成交均价高达6290元/㎡!
......
4
疫情之下,土拍还将继续
接下来的半个月,将有更多城市恢复土拍。
1月31日,北京宣布将海淀区及昌平区3宗用地挂牌出让时间后延至2月14日.
成都市节后最新一场土拍将于2月14日进行。
2月8日,据长沙市国土资源网信息披露显示,已有32宗地块恢复了挂牌,其中长沙县19宗、宁乡市5宗、芙蓉区1宗、浏阳市5宗、雨花区2宗,地块出让时间为2月25日至2月28日。这意味着,长沙市已恢复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土地出让的网上交易活动。
......
5
合肥鼠年首场土拍被叫停
再回到合肥市场,鼠年首场土拍被叫停,恢复时间不确定。
2月3日,合肥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发布通知,原定于2月13日拍卖6宗647亩地经营性用地暂停出让,具体出让时间另行通知。
地块具体详情请戳:土拍/开盘全推迟!合肥楼市按下暂停键!降价促销潮要来?
2月8日,合肥再发通告,暂缓复工复业的服务业企业:经营性客运行业,百货商场(不含超市卖场)、餐饮行业(不含送餐外供连锁性餐饮企业),批发市场(不含农产品批发市场),家政行业,房地产开发项目售楼现场、房产经纪机构门店、房产估价机构经营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娱乐场所、演出场所、影院、剧场等文化娱乐场所,实体书店,城市阅读空间、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馆,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等文化旅游行业以及经营单位。
房地产等建设工程3月9日复工。
显然,合肥新年首场土拍预计最快要等到3月份。
其实,合肥可以参考其他城市,“线上土拍”搞起来,以防不确定因素干扰。
6
部分城市将加快推地力度
疫情之下,目前全国多地土拍还处于“暂停”状态,具体有什么影响?房地产投资部门该怎么谋划方向?来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
中指土地事业部研究总监蒋云峰2月3日判断:预计此轮疫情结束后,部分地方政府将加快推地的力度,建议房企应抓住弯道超车的机遇,快速发展。
以SARS期间为例,2003年上半年,特别是3月疫情高发期,全国重点城市土地供应规模增速回落明显,成交规模同比显著降低。但进入下半年,宅地市场迅速回弹。“当时下半年供地总规模达到上半年的4.6倍,同时拉动全年供地面积同比大幅增长。”中指研究院报告指出。
整体来看,2003年疫情期间,各地供地力度明显减弱,但在疫情逐渐消退后,推地量骤然提升,全年土地成交整体平稳推进。因此,“建议房企理性拿地,并为抓住随后的市场结构性机会、为在土地放量期投资拿地做足准备。”蒋云峰表示。
“大的国有企业以及资金比较宽裕的企业穿越周期的能力比较强,可以在当下适当积极投资重点二线城市,包括受疫情影响的城市。而对于一些短期有资金压力的企业,建议短期内避开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城市,因为这些城市销售回款的流动性会弱一些,同时也避开一些三四线的城市,而是更多布局变现能力比较强的一二线的城市。”蒋云峰建议。
另外,受疫情的影响,公众对于公共健康卫生的关注度高涨,未来一线、二线以及强三线的建设基础和条件会越来越好,购房需求也会向这些城市倾斜,因此从中长期来看,企业可以进一步强化对这些城市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