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太原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情况专题询问。太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振中建议,从这次专题询问后,应全面叫停小产权房建设,不能让这一顽疾继续蔓延。
1 城中村改造涉及46万余村民利益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涉及46万余村民的切身利益。在本次常委会议上,太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王忠介绍,2007年,太原市公布的城中村名录中共有146个村。
之后,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陆续增加到154个。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2020年)确定了太原市新的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360平方公里)后,城中村数量再次发生变化。今年,360平方公里范围内未列入的19个城中村也纳入名录,城中村总数达到173个,人口共计11.2万户、46万余村民。
2 2013年城中村改造速度最快
近年来,太原市城中村建设每年确定的任务多,但真正完成改造的少,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城中村改造推进缓慢?刘良才委员提出了这一问题。
王忠承认确实存在城中村改造进度慢的问题。2011年,市政府确定对35个城中村实施整村拆除改造,实际完成3个村。2012年市政府确定完成17个城中村的整村拆除改造,实际完成4个。他总结,任务没有完成的主要原因一是拆迁难度大,有的村民担心利益受损不愿拆除;有的村民对拆迁补偿期望值高,盲目攀比;钉子户问题难解决。二是招商引资困难。大部分城中村改造项目都需要10亿~20亿元左右的拆迁建设资金,仅靠村委会或集体经济组织的积累难以承担。受国家信贷政策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融资比较困难。过高的拆迁补偿标准,造成城中村改造项目土地成本超过了公开出让土地的成本,投资吸引力大大减弱。三是手续办理慢。城中村改造全套手续办下来,就是快点也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但2013年是城中村改造启动以来整村拆除力度最大、进度最快、效果最明显的一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0个城中村正在拆迁,累计拆除437.44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将创纪录地完成21个城中村的拆迁任务。
3 小产权房是顽疾是违法建设
小产权房是城中村改造中绕不过的话题,询问中,多位委员都关心政府相关部门对小产权房的解决是否有办法。
太原市房管局负责人回答说,小产权房毫无疑问属于违法建设,这个问题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但如何解决小产权房的问题,还没有经验可供借鉴。他表示,办房产证的大门始终敞开,任何住宅项目只要各项手续合法,随时可以办理,但小产权房基本没有合法手续。太原市规划、国土等部门曾协商探讨过小产权房的各种解决途径,目前仍没有最终解决办法。
太原市国土部门负责人说,近年来,国内有些省份搞过小产权房解决试点,但经验不成熟。其核心问题仍是土地不合法。在没有合法手续的土地上擅自搞建设,根本得不到国家的认可,从政策层面上来说,很难使其合法化。
4 再不会有“回迁难”
张章委员提到,房子拆了,但承诺回迁的时间一拖再拖,数年回不去。
太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在刚说,前些年,有些房地产开发商自身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导致部分改造项目回迁难问题。从今年开始,太原市已经采取措施,对于这类项目,政府将收回土地和项目,由政府投资来做。从今年开始,太原市再不会出现回迁不了、安置不了的问题。过去遗留的问题,政府承诺三年内肯定解决,保证拆迁户如期回迁。
太原市房管局负责人表态,现在,城中村改造已经明确,村民安置房不开工建设,发展经济用房不得开工建设;村民安置房不竣工分配,发展经济用房不得对外销售;加快手续办理,土地确权完成、总平面及建筑单体方案批准后,村民安置房可开工建设,同步办理手续;对于取得开工建设计划的村民安置房项目,及时提供施工用电、用水,确保工程按时开工;满足村民要求,编制建筑设计方案时,村民安置房户型要按照村民回迁要求设计。通过这些措施,回迁难问题将逐步消除。
5 一天产生26列火车的建筑垃圾
城中村改造加快了,建筑垃圾产生得也就多了。左伟委员算了一笔账:2012年,太原市共产生建筑垃圾1150万吨,其中,城中村改造产生的垃圾209万吨。1150万吨的垃圾,可以装19万节火车皮,相当于9583列火车。平均下来,太原市一天要产生约26列火车的建筑垃圾。这些垃圾如何处理,对太原市环境的影响值得关注。
“目前,太原市绝大多数建筑垃圾都运送到东西山的沟里进行填埋。”太原市城管委负责人介绍。但是,太原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已经起步,有两家企业从事建筑垃圾再利用。位于阳曲县的一家公司已建成建筑垃圾制砖生产线,年处理能力100万吨。另一家公司从事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建材产品,根据规划,年处理能力可达200万吨,项目正在进行选址。
为了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太原市政府将在选址、建设、垃圾运输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同时,正研究出台鼓励该行业发展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
6 村民变市民 生计咋保障
村改居,村民变市民,身份转换了,生计如何保障是城中村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太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王忠介绍了 “一村一策”的改造原则,即:“改造一个村,带动一个片区,形成一个产业,打造一个亮点”,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产业布局,深入分析研究自身产业基础和产业优势,确定未来发展的产业方向,确定产业用地的规模,合理分配住宅、产业的建设比例,确保村民和改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的长远收益。
太原市人社局负责人表态,村民身份变为市民后,可按规定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将把国家和省市现有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各项就业扶持政策,运用到这一群体的就业上。同时,鼓励社会职业中介机构利用资源优势,提供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促进就业;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单位给予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扶持。
7 应全面叫停小产权房建设
“举行专题询问,就是要解决问题。在专题询问后,希望太原市小产权房建设全面叫停!”太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振中提出这一要求。
他指出,购买了小产权房的消费者,房子住得没保障,交易受限制,还存在国家利益和城中村村民利益流失的情况。长期以来,城中村改造中小产权房建设得不到遏制,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为日后的解决不断增加难度。因此,必须立即叫停小产权房建设。
就城中村改造推进难的问题,郭振中建议,政府一定要让利,甚至是不得利;开发商要薄利;让老百姓得利,利益分配解决了,城中村改造推进自然就加快了。
他提出,解决城中村改造手续办理慢的问题,还需要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多付出些努力,沉下身去,走进城中村,主动服务改造工作,相信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