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新桥国际机场周边、董铺和大房郢水库水源地、庐江汤池或将通过土地整治,成为都市旅游农业胜地。记者近日从市国土资源局获悉,今年我市将重点推进水源地土地整治和开发利用,落实“十大措施”争取更多土地“空间”。
推“十大措施”为“开源”
“发展和建设的前提是项目,项目的根本是落地开工。当前形势下,解决用地问题的手段,就是开源和节流。”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开展国家节约集约用地试点,我市在“节流”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空间已经被挤殆尽。在坚持“节流”的同时,为争取更多空间,就要做好“开源”,为此我市将落实“十大措施”。
这“十大措施”分别是:抓好三大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一批新的土地整治项目;抓好工矿废弃土地综合整治;抓好乡镇撤并剩余土地整治;抓好土地整治项目验收工作;抓好土地整治政策宣传培训;抓好节约集约用地试点评估;抓好独立选址项目用地报批;抓好存量建设用地加大投入;抓好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
水源地整治为“一号工程”
“十大措施”中,排在首位的是三大土地整治项目,包括新桥国际机场周边、董铺和大房郢水库水源地、庐江汤池等三个区域的土地整治。“这是抓大带小、以大促小的关键性项目。”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说,这三个项目在规划设计上,将结合农民居住、生产、生活以及房屋建设、土地平整、设施配套等,在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上下功夫。
为抓好“三大项目”,市国土资源局专门召开了调度会,明确将水源地整治项目作为“一号工程”,并要求在项目建设上做到调查“实”、设计“新”、计划“精”、成效“好”。目前,我市已经开展政策界定、立项、技术路线确定、资金筹措方案编制、工程实施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三大项目”有望在今年全部开工。
向“废弃”土地要空间
“工矿废弃土地复垦调整利用,是节约集约土地的新办法。我们力争这项工作走在前列。”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说,作为矿业大市,我市的庐江、肥东、巢湖都分布了大量的工矿废弃地,各县市区也有很多零散的废弃砖瓦窑厂、废弃乡镇企业用地,这些都是争取空间的巨大潜力。今年,我市将加强这方面的综合利用。目前,肥东、庐江、巢湖正在结合环巢湖区域综合治理申报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两级政策资金支持,力争取得一批用地指标。
此外,今年我市还将完成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以县、区为单位,对过去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排出位次。根据规划,按照排名先后,选择一批重点项目年内开工,确保项目发挥效益,为争取空间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