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安徽建筑房产网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anhuifj.com
地   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图片新闻
房地产面临压力 安徽省保障房建设熨平波动
日期:2011年8月29日 浏览[2286]


房地产面临压力 安徽保障房建设熨平波动

       今年以来,在国家和地方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作用下,我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回落,房屋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增速趋缓,企业资金逐渐趋紧。但在保障房建设方面,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进度位居全国前列;共开工各类保障性及棚户区改造住房32.13万套,占国家与省政府签订目标任务的84.3%,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房近8万套。全省累计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214.9亿元。

       资料显示,近年来我省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其直接贡献率已由2000年的3.4%上升到2010年的9.3%,今年上半年拉动GDP增长约1.4个百分点。有关专家认为,积极应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种种变化,避免过度波动,有利于促进我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投资扩张势头得抑制

  “国家从各个环节加强了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其成效正在显现。现在购房可能不是好时机。 ”在合肥参加工作刚3年的小王表示,自己和朋友都准备过段时间再购房。

  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限贷、限购、限外、限价,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从加强政府监管、税收优惠取消到房产税试点工作的展开,从各个环节加强了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在此背景下,消费者购房意愿降低,观望气氛渐浓,我省多项房地产指标出现放缓趋势。

  上半年全省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24.3个百分点,若扣除保障房因素,下滑幅度高达38.7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面积增长11.4%,同比回落13.1个百分点;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均有不同程度放缓。与此同时,房屋待售面积同比增长了31.4%,占同期房屋竣工面积的52%,房地产库存压力明显加大。我省唯一“限购”城市合肥上半年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4%,外地购房占比同比下降13%。下一步,为防止投机需求转移,部分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将被纳入限购范围,虽然我省大部分城市不属于“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之列,但仍将影响消费者和房产商的预期。

  全省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正日益紧张,上半年我省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增速低于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14.5个百分点。从发展情况看,房地产资金保障面临种种考验。一是信贷融资不断收紧。上半年我省房地产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同比仅增6.9%,占比下降至10.9%,为2005年以来最低,且短期内房地产开发贷款从严控制措施不会改变。二是直接融资受限。目前国内房地产企业IPO及再融资均已暂停。上半年异常火爆的房地产信托贷款开始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7月份发行规模锐减50%。同时,房地产基金等融资门槛也在提高。三是自筹资金难问题凸显。上半年我省房地产开发自筹资金占全部资金来源比重达到49.5%,较去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未来增长空间不大。四是来自房屋销售的资金减少。个人按揭贷款、预付款资金增长放缓。在其他融资渠道受阻情况下,房产商高息筹资情况十分普遍,未来资金压力逐步加大。

保障房资金供给需完善

  目前,我省实施的大规模保障房建设计划,能否接续商品房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十二五”期间,我省保障性住房将开工建设172万套,计划总投资2200多亿元,预计中央下达补助资金约300亿元;省级财政补助约100亿元;各市、县从土地出让毛收入中安排2%--5%的资金,约200亿元;加上地方预算安排、税费减免、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以及中央代发国债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估计可筹集资金400亿元,合计政府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还有1200多亿元的建设资金需通过市场融资和社会筹集。

  但是,从目前看,保障房建设由于利润低、盈利模式不明确,社会资金参与热情不高。因此,要提高保障房建设的接续力,资金问题亟待解决。对此,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认为,从政府层面来看,资金问题是困扰保障房建设的根本问题,由于一些地方政府保障房融资渠道较少以及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弱,致使个别保障房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从而导致保证房整体建设缓慢;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盈利模式和盈利空间不明是导致企业缺乏参与积极性的根本原因。

  目前,国家已经在保障房建设政策方面开了绿色通道,允许开发商对保障房项目进行融资。各地探索了发行企业债、信托基金等多种融资渠道,但总体规模不大,融资成本也相对较高。

  有关专家认为,在土地财政受到制约,民生支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面临的保障房资金压力是巨大的。为此,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支持机制,加快完善政策环境,出台针对保障性住房尤其是公
租房的中长期低息贷款政策。要保证保障房开发的合理盈利空间,探索可持续的开发建设模式,创新投融资机制,有效利用保险、信托、社保等长期资金,积极吸引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丰富金融产品设计,推行权益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等。

  多举措确保平稳增长

  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省平均每年将有85.8万农村人口进城居住,可带动房地产投资565亿元。此外,房地产投资加快向三四线城市梯度转移,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等,都将为我省房地产市场注入持续动力。居高不下的通胀预期,也使得保值购房需求不减。

  省经济研究院专家们认为,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动力依然存在,但受房地产调控政策趋紧、融资难度加大等因素影响,短期内保持投资高速增长面临较大压力,投资增速有下行调整趋势。为避免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对我省经济造成冲击,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避免经济增长对房地产投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要努力保持房地产投资平稳健康增长,形成对经济增长的稳固支撑。

  首先,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加快制定符合我省省情的房地产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做到短期调控和中长期规划的衔接和统一,避免因政策变动造成对我省房地产市场的较大波动。同时,加快完善我省房地产市场监测、预警和干预体系,建立相关预案,力促我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其次,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供给方式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供给和管理等各项制度,形成常态工作机制。

  第三,加快房地产市场结构调整。要加大中低价位、中小户型商品房供给力度,不断释放住房市场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加快商业地产、旅游地产、文化地产、产业园区地产等功能性地产开发力度,不断满足居民多元化置业需求。加快中心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进程,稳步推进中心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同时,提升中小城镇的人口承载能力,有效开启中小城镇房地产市场空间,促进中小城镇房地产业快速发展。